導語:企業(yè)要實現(xiàn)與員工共贏,需增量績效、任職資格以及文化三要素管理選拔核心員工,三者既統(tǒng)一又相互彌補:應針對不同的對象設計不同的管理選拔模式,不能過度的強調績效也不能過度的培訓和賦能,更不能文化泛濫,要針對核心員工增加培訓,提升能力,配置增量績效崗位,并加強文化價值觀的引導,讓員工管理為經(jīng)營服務,避免過度培訓和賦能,避免文化的泛濫,實現(xiàn)“減人、增效、加薪”的管理模式。
不管是KPI還是OKR,亦或是強調給員工賦能,甚至強調企業(yè)文化建設都是片面的,三者應結合。必須回歸績效,不要對沒有績效的員工過度的培訓、賦能和進行文化泛濫。因此,融智定義企業(yè)對員工的管理應包括三個方面:
第一, 績效管理,確定公司如何生存,通常包括組織KPI和個人增量績效管理;
第二, 任職資格建設,確定企業(yè)如何給員工提升工作能力,即“賦能”;
第三, 價值觀與文化建設,確定如何給核心員工及高級干部明確使命愿景及文化與價值觀。

沒有績效,企業(yè)無法生存。沒有任職資格,員工能力無法提升。沒有文化與價值觀,組織失去發(fā)展動力、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競爭力。三者既統(tǒng)一又相互彌補,針對不同的對象,企業(yè)應采用不同的管理選拔模式,如圖所示:

在以上表中,員工分為8類,其中:
l 企業(yè)針對高層領導或需要選拔的核心員工,三者都要考核;
l 企業(yè)針對低級別的員工,應該先考核任職資格,再考核績效,最后強調文化與價值觀,不要讓文化泛濫;
l 企業(yè)針對職能部門,應該先考核任職資格,再考核績效,最后提升文化與價值觀,避免過度管理;
l 而對于績效不好,任職資格也不過關,但是認可公司文化的員工,要么調離產出崗位,要么淘汰;
l 企業(yè)要堅決反對績效不好,任職資格不過關,又不認可公司文化價值觀的員工,對于這樣的員工要及早除害。
最后企業(yè)應該培養(yǎng)和選拔具備以下4個特征的核心員工:
1. 符合任職資格要求
2. 有增量績效
3. 有獨特技能或資源且?guī)愍毺刎暙I
4. 認可公司文化及價值觀
針對核心員工企業(yè)應該增加培訓,提升能力,配置增量績效崗位,并加強文化價值觀的引導。企業(yè)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方法,靈活的使用增量績效、任職資格、文化與價值觀,針對不同的對象設計不同的管理選拔模式,才能不斷地進步,提高投入產出比,減少管理成本,避免文化泛濫,實現(xiàn)“減人、增效、加薪”的管理模式。